版权视界 首页 - 资讯中心 - 版权视界

版权视界|两高发布办理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司法解释;最高检知识产权检察厅正式挂牌;广东发布首份涉人工智能知产司法保护意见

发布时间:2025-04-28

图片

关注·动向


【2024年中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4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京举行2024年中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中宣部版权管理局局长王志成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王志成介绍,近年来,版权产业取得积极成效,2023年我国版权产业增加值达9.38万亿元人民币,占GDP的比重为7.44%;2024年我国著作权登记总量超1063万,同比增长19.13%。围绕民间文艺版权保护工作开展情况,他指出,自2021年起,国家版权局选取4个省级、18个市级和12个县级地区,开展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工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来源:国家版权局)


【中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年度报告(2024)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4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京举办中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年度报告(2024)新闻发布会。中央宣传部版权管理局局长王志成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王志成介绍,2005年以来,国家版权局会同公安部、工信部、网信办连续开展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专项行动,针对网络文学、音乐、视频、游戏、动漫、软件等领域侵权盗版问题,集中强化网络版权整治力度,相继查处网络侵权盗版案件11545起,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案件1214件,先后公布重点作品预警名单106批、1387部热播热映作品,删除侵权盗版链接1138万条,关闭侵权盗版网站(APP)17906个,维护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网络版权环境日益清朗。微短剧作为推动网络视听行业创新发展的新力量,国家版权局将从完善立法、强化专项整治、压实平台主体责任、加强版权国际合作、加深行业协作等方面来规范其版权秩序。(来源:国家版权局)


【《二〇二四年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正式发布】 4月27日,《二〇二四年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正式发布,白皮书从保护成效、制度建设、审批登记、文化建设、国际合作等五个方面介绍2024年度中国知识产权保护进展和成效。白皮书显示,审批登记方面,截至2024年底,中国发明专利有效量为568.9万件,同比增长14.0%;中国有效注册商标量为4977.7万件,同比增长7.9%;著作权年登记总量为1063.06万件,同比增长19.13%;累计认定地理标志产品2544个。2024年全年受理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申请14839件,同比增长3.93%;受理林草植物新品种权申请1338件;受理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申请29541件。(来源:中国新闻网)


【两高发布《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4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解释》根据刑法修正案(十一)制定,是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一次全新的系统性解释,吸收、整合了此前三部相关司法解释的有效规定,同时废止了前三部司法解释,以便于司法实践操作,有效规范刑事案件办理,确保法律适用标准统一,为创新创造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解释》分为商标犯罪相关规定、假冒专利罪相关规定、著作权犯罪相关规定、商业秘密犯罪相关规定、知识产权犯罪共性问题的规定五部分。为准确把握和正确适用《解释》,最高法、最高检同时配套发布了9件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典型案例。(来源:法治日报)


【最高检发布《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白皮书(2024)》 知识产权检察厅正式挂牌成立】 4月2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白皮书(2024)》。据悉,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审查逮捕侵犯知识产权犯罪13486人,受理审查起诉33805人,同比分别上升5.9%和10.2%。案件类型相对集中,受理审查起诉侵犯商标权类犯罪占比81%,侵犯著作权类犯罪和侵犯商业秘密类犯罪数量持续增加,增幅较大。共同犯罪特征明显,侵犯商标权、著作权、商业秘密等犯罪中共同犯罪占比均在80%左右。白皮书显示,全国检察机关2024年持续加强刑事保护和民事行政监督力度,共受理审查起诉侵犯著作权类犯罪3266人、起诉2090人,同比分别上升18.9%和27.4%。发布会还披露,最高检经研究并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复同意,在最高检经济犯罪检察厅加挂“知识产权检察厅”牌子,这也是最高检知识产权检察厅第一次向社会公众亮相。(来源:法治日报)


【2025年度第五批重点作品版权保护预警名单(院线电影)发布】 4月27日,国家版权局公布了2025年度第五批重点作品版权保护预警名单。名单如下:

图片

(来源:国家版权局)


产业要闻


【我国2024年数字阅读市场营收规模达661亿元】 4月23日,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数字阅读论坛暨第十一届数字阅读年会在山西太原举行。会上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数字阅读市场总体营收规模为661.41亿元,同比增长16.65%;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为6.70亿,同比增长17.52%。活动现场,咪咕数媒、阅文集团、臻鼎科技等11家网络文学企业在行业内首次发起推动网络文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联合倡议,倡导全行业捍卫原创精神、强化价值引领、筑牢版权防线、加强行业自律,推动建立健全网络文学行业AI应用规范,更好地服务全民阅读工作。(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全国首部知产警官微短剧《蓝剑行动》嘉兴开机】 4月23日,浙江省嘉兴市举行“全国首部知产警官微短剧开机暨知识产权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由嘉兴市公安局、九州文化联合创作的微短剧《蓝剑行动》正式开机。微短剧《蓝剑行动》以嘉兴知识产权警官为原型,生动刻画他们与犯罪嫌疑人斗智斗勇的全过程。从侦破知产侵权案件,到打击黑色产业链,知识产权警官们全力以赴守护着知识产权安全。嘉兴市公安机关还通报了2024年嘉兴知识产权保护共治成效,以及侦破的南湖、嘉善、平湖三起侵犯微短剧著作权案件,发布了2024年度十大典型案例,现场还签订了《南湖区版权保护合作框架协议》。(来源:嘉兴日报)


【西部国际短视频基地落户西咸新区】近日, 由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西部国际短视频基地日前落户秦汉新城。该项目占地约150亩,总投资2.6亿元,将打造微短剧全产业链生态园区,计划年内建成开放。据介绍,西部国际短视频基地项目主要建设以古装及年代剧为主的拍摄场景地,包括内外景、专业摄影大棚等,打造微短剧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平台,涵盖了微短剧全产业链各服务环节,打造从文创策划、剧本撰写、中期拍摄、后期制作到发行投流变现的一站式短剧影视文创园区。


【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发布2024年度ESG报告】 4月23日,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发布2024年度ESG报告,全方位披露TME在环境、社会及管治领域的实践成果与创新探索。报告显示,TME以保护音乐版权为己任,坚信维护创作权益是推动音乐产业发展的基石,并确保各类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与合规运作,推动音乐产业健康发展。2024年,腾讯音乐人平台入选国家版权局首批版权强国建设典型案例,“混合声学模型训练及歌词时间戳生成方法、设备、介质”专利获得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优秀奖。(来源:中国日报)


【泡泡玛特第一季度整体收益同比增长165%—170%】 4月22日,泡泡玛特发布第一季度最新业务情况。根据公告,泡泡玛特二零二五年第一季度整体收益(未经审核)较二零二四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165%—170%,其中中国收益同比增长95%—100%,海外收益同比增长475%—480%。具体而言,二零二五年第一季度中国各渠道收益(未经审核)与二零二四年第一季度比较为:线下渠道同比增长85%—90%;在线渠道同比增长140%—145%。(来源:央广网)


【光线传媒一季度净利润20.16亿元,同比增长374.79%】 4月21日,光线传媒披露一季报,公司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9.75亿元,同比增长177.87%;净利润20.16亿元,同比增长374.79%。一季度,公司电影及衍生业务收入及利润较上年同期均实现大幅增长。《哪吒之魔童闹海》已于2025年大年初一上映,同时,在该电影上映前,公司已提前着手规划、开发潮玩、手办、卡牌、出版物等多元衍生品,并筹划海外发行。(来源:人民财讯)


资讯速递


【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阅读权益保障论坛举办】 4月23日,由中宣部版权管理局、中国残联宣文部组织的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阅读权益保障论坛在山西太原举办。论坛以“版权保障权益  科技赋能阅读”为主题。中宣部版权管理局局长王志成在致辞中表示,版权管理局将不断完善配套机制,夯实制度保障;着力加强指导监管,规范版权秩序;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促进海外传播。中国版权协会、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等机构负责人呼吁进一步深化版权服务,强化协同合作,推动无障碍出版服务规范发展。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四省市版权局、残联与中国盲文出版社等单位联合发布“无障碍阅读京津冀晋联合行动”宣言。12家科技文化企业启动“版权助力——科技无限·畅享悦读”公益助盲项目。(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北京发布中英文版知识产权检察白皮书】 近日,北京市检察院通报了北京市检察机关知识产权检察履职情况,发布中英文版《北京市检察机关知识产权检察白皮书(2024年)》。白皮书显示,2024年以来,北京市检察机关促成协同办案104件,涉案金额1.57亿元。白皮书披露,2024年,北京市检察机关共办理涉数字产业领域侵权盗版刑事案件91件,同比增长3.55倍。针对这一情况,发布会特别发布了中英文版《北京市检察机关护航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办案要旨》,介绍了2021年以来北京市检察机关聚焦新时代版权保护新情况新问题,办理各类知识产权检察案件的亮点工作。(来源:检察日报)


【北京互联网法院发布涉网络直播著作权案件审理情况】 4月22日,北京互联网法院举行新闻通报会,通报涉网络直播著作权案件审理情况。据悉,自2018年9月9日成立以来至2025年3月31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共受理涉网著作权纠纷案件143285件,其中,涉网络直播著作权纠纷案件1195件,占比约0.8%。审结1143件,以判决方式结案240件、以调解或撤诉方式结案903件。审理的案件呈现四大特点:收案数量较少,案件增幅不大;作品类型众多,音乐侵权突出;直播场景广泛,复合侵权严重;被诉主体集中,平台被诉居多。(来源:光明网)


【广东高院发布全国法院首份涉人工智能知产司法保护意见】 4月25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出台《关于以高质量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促进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意见》。据介绍,这是全国法院系统首份聚焦人工智能领域知产保护的司法政策性文件。《意见》共24条,以高质量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促进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为主线,以保护人工智能科技创新成果、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公平竞争、完善人工智能司法治理体系为重点,围绕算法模型、开源许可、数据要素、生成内容等焦点,构建涵盖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场景应用、市场竞争等全链条的司法保障机制,为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可落地、可持续的法治保障方案。(来源:广东高院)


【上海法院发布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白皮书】 4月23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上海法院知识产权审判白皮书(2024年)》。白皮书指出,2024年,上海法院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47388件,审结52061件,同比分别下降28.3%和11.8%,审判质效稳步提升,截至2024年底,54个知识产权案例入选人民法院案例库,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来源:上海高院)


【四川高院与四川省版权局建立版权纠纷“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工作机制】 4月18日,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与四川省版权局正式签署《关于建立版权纠纷“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机制的合作协议》,商定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建立沟通会商机制,全面优化诉调对接工作流程,共同培育专业调解组织,提升四川省版权纠纷调解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来源:四川高院)


【四川成都成立音乐文创知识产权保护平台】 4月23日,成都音乐文创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成立暨知识产权纠纷联调活动在成都举行。该中心以“创新引领未来,法治护航发展”为导向,以“垂直深耕、精准服务”为特色,凝聚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产业园区、调解组织、行业协会多方合力,集成版权快速登记、侵权风险预警提示、政策法规咨询、纠纷多元调解、诉调快速衔接、巡回公开审判等立体式功能模块,打造“事前风险防控+事中纠纷化解+事后司法救济”全景、全域、全链条音乐文创知识产权保护平台,填补了全市音乐文创领域专业知识产权保护平台的空白。(来源:光明网)


【北京朝阳法院发布《涉影视作品知识产权全链条司法保护白皮书(2020—2024年度)》】 4月23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召开“《涉影视作品知识产权全链条司法保护白皮书(2020-2024年度)》”新闻通报会,发布涉影视作品知识产权民事案件审理情况、问题风险、典型案例、举措建议等白皮书主要内容。据介绍,近五年来,朝阳法院审结的涉影视行业知产民事案件整体呈增长的趋势。涉影视行业知产民事纠纷发生在影视作品的筹备、创作、商业使用等各个环节,如拟开发IP的权利继受取得、影视作品的创作与改编、影视作品的拍摄制作和发行等,涉及合作创作合同纠纷、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纠纷、侵害保护作品完整权纠纷、不正当竞争纠纷等多个案由,需要进一步加强全链条的司法保护。(来源:京法网事)


【宿迁中院审结一起千万链条式制售盗版教材案】 近日,宿迁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链条式制售中小学教材、教辅盗版书案件。2019年11月至2021年6月期间,于某伟、王某松在未经著作权人许可的情况下,为非法牟利,向岳某娟、李某涛提供图书样本,用于印制盗版中小学教材、教辅。经查,于、王二人涉案侵权复制品数量共计146万余册,非法经营数额共计1174万余元,各获利12.7万元。法院审理认为,于某伟、王某松向固定交易对象提供样本书,明知案涉盗版图书的印制情况,积极追求盗版图书印制的结果,与同案关系人岳某娟、李某涛就案涉盗版图书的复制发行存在通谋。最终以侵犯著作权罪判处于某伟有期徒刑四年二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40万元;判处王某松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40万元。(来源:扬子晚报)


海外传真


【《培育原创、促进艺术和保障娱乐行业安全法案》再获大科技公司和创作者支持】 4月9日,美国参议员Marsha Blackburn、Chris Coons、Thom Tillis和Amy Klobuchar重新提出了《培育原创、促进艺术和保障娱乐行业安全法案》(《NO FAKES Act》),该法案将为个人的声音和肖像创设一项联邦知识产权权利。该法案的讨论草案最早于2023年10月提出,宣称目标是“保护个人的声音和视觉肖像不被生成式人工智能(GAI)不正当使用”。根据美国唱片业协会(RIAA)发布的新闻稿称,更新后的法案“采取了一种审慎的方法来保护美国人免受侵入性深度伪造的侵害,同时减少诉讼并促进美国人工智能发展——这获得了创意界和科技行业的显著支持,包括OpenAI、谷歌、亚马逊和IBM”。该法案包含一项名为“无监控义务”的条款,规定“除第(d)(1)(B)(ii)小节明确规定外,该节任何内容不得被解释为要求在线服务提供商——监控其在线服务以查找或主动调查任何数字复制品,或获取相关材料”。第(d)(1)(B)(ii)小节规定,在线服务提供商在收到适当通知后,必须“在技术上和实际操作可行的情况下,尽快移除或禁用根据该小节发出的通知中具体指出的未经授权的数字复制品或产品或服务的访问权限,或根据具体情况,移除或禁用指向未经授权数字复制品或产品或服务的链接或引用”。(来源: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