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新闻 首页 - 资讯中心 - 基地新闻

年度发布|2023数字版权保护与发展年度关键词

发布时间:2024-01-04

图片
图片


2023年12月28日,2023数字版权保护与发展论坛在京举办。论坛现场,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版权贸易基地副主任李方丽发布了“2023数字版权保护与发展年度关键词”。年度关键词分别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数据要素流通”“网络微短剧”“AIGC版权保护”“版权赋能”“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体育赛事版权合作”“院线电影版权保护”,对2023年数字版权领域的重大事件、热点话题与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回顾。


1

生成式人工智能

2023年被称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突破之年。相比于传统人工智能,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通过数据集进行训练,将生成的新内容以非结构化的形式呈现,被广泛应用于内容创作、游戏开发、广告营销、电商、教育等领域。由ChatGPT引爆的新一轮人工智能热潮,开启了由大模型驱动的AIGC时代。2023年2月,复旦团队发布国内首个类ChatGPT模型MOSS;3月,百度发布大语言模型文心一言;4月,阿里云宣布推出通义千问大模型;5月,科大讯飞发布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8月,字节跳动AI对话产品“豆包”上线。在科研机构与企业加强生成式人工智能研发的同时,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人工智能产业相关政策,如《北京市促进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要“系统构建大模型等通用人工智能技术体系、推动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场景应用”,《深圳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应用行动方案(2023—2024年)》提出要“重点支持打造基于国内外芯片和算法的开源通用大模型;支持重点企业持续研发和迭代商用通用大模型;开展通用型具身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然而,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现实挑战。面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危害数据安全和隐私、侵犯知识产权、社会性失业等风险,2023年6月,欧盟通过《人工智能法案》,对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提出透明度要求;7月,我国国家网信办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在鼓励创新的同时完善监管机制。在产业界,企业积极参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治理,如2023年5月,抖音发布了11条关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平台规范暨行业倡议,呼吁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提供者对生成内容进行显著标识,以便公众判断。未来,生成式人工智能将极大改变内容创作生态,为产业发展带来巨大机遇,而如何规范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将考验管理者的智慧。

2

数据要素流通

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和创新要素。2021年,我国通过《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制度确立了数据安全基础;2022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发布,系统性布局了数据基础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加速了数据流通交易和数据要素市场的发展。2023年,我国在数据要素流通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数字中国建设按照“2522”的整体框架进行布局,其中数据资源体系建设被认为是数字中国建设的“两大基础”之一;6月,北京市印发《关于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进一步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建设一体化数据流通体系、推进社会数据有序流通、率先探索数据跨境流通;7月,上海数据交易所发布《关于开展促进数据要素流通专项补贴的通知》,支持数据产品登记挂牌和交易,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发展;8月,深圳市发布《深圳市优化市场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2023—2025年)》,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健全深圳市公共数据开放平台;8月,《贵州省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施方案》印发,提出到2025年底,力争将贵阳大数据交易所上升为国家级数据交易所,年交易额突破100亿元;10月,国家数据局正式揭牌,负责统筹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推进数字经济发展,推动数据要素的市场化、价值化。在政策指引下,各地积极推进数据交易场所的建设,如上海数据交易所和广州数据交易所,不断优化交易环境,推动数据交易。未来,促进数据高效流通,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将极大提升传统产业跨区域、跨场景、跨行业的协同创新水平,提高产业发展质效。

3

网络微短剧

网络微短剧因节奏快、时长短、内容“爽”等特点,已成为网络视听领域快速增长的新兴业态。目前,网络微短剧主要包括长视频平台的横屏微短剧、短视频平台的竖屏微短剧和小程序微短剧。据统计,2022年上半年,我国取得备案号的微短剧高达2859部,总集数共69234集,机构制作微短剧数量同比增长超过500%。2023年,我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达373.9亿元,同比增长267.65%。预计到2027年,我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与此同时,网络微短剧在海外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如短剧《向往的生活》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点击率和分享率居高不下,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广泛赞誉;短剧App“ReelShort”在海外市场迅速发展,据统计,该应用迄今为止1600万次的全球下载量中,约有480万次是在美国,美国用户贡献了60%以上的流水。然而,由于部分网络微短剧存在导向不良、内容低俗等问题,破坏互联网行业秩序和生态,国家相关部门开始加强对该领域的监管。2022年12月27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微短剧管理,实施创作提升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强对网络微短剧的管理和引导,并提出对于利用技术手段脱离监管的“小程序”类网络微短剧进行专项整治。2023年,监管部门对网络微短剧整治“二度出手”,12月12日,国家网信办发布公告称,自即日起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清朗·整治短视频信息内容导向不良问题”专项行动。未来,在国家有关部门的科学引导下,网络微短剧将结束野蛮生长阶段,转向规范化发展态势。

4

AIGC版权保护

Midjourney、ChatGPT等AI内容生成系统的横空出世在推动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大发展的同时,引发社会各界对AIGC版权法律问题的高度关注。2022年2月,在全球首例AI绘图版权纠纷案中,美国法院判定,使用AI绘画工具Midjourney制作的漫画书中的插图不应获得版权保护;2023年3月,美国版权局发布关于人工智能有关的版权认定和登记指引政策声明,规定仅由人工智能生成的作品不受版权保护,含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作品根据情况给予登记。在国内,北京互联网法院于2023年11月对AI生成图片著作权侵权纠纷做出全国首例判决,认为在该案中,人们利用AI模型生成图片时,本质上仍是人利用工具进行创作,享有涉案图片的著作权,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在学术界,AIGC版权保护问题引发深度思考与广泛讨论。据统计,我国学术期刊上发表有关AIGC版权问题的论文约130篇。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AIGC内容生态与版权保护论坛”、WIPO与中国音像著作权协会举办的“AI与音乐产业版权问题研讨会”等活动对AIGC版权保护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针对AIGC数据训练涉及的版权问题,产业界表达了高度关切,2023年6月,中文在线、中国知网等26家单位发布国内首份AIGC训练数据版权倡议书,倡导和谐AI创作生态。未来,社会各界仍将对AIGC版权法律问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与讨论。

5

版权赋能

2022年,中宣部版权管理局负责人在谈论《版权工作“十四五”规划》时提及版权赋能的重要性。2023年,版权在赋能文化创新、经济增长、城市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版权赋能”的重要性被提至前所未有的高度。版权可赋能文化创新,2023年9月27日,中宣部副部长张建春在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版权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平行论坛上指出,通过版权赋能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推进文化传承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版权可赋能经济增长,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统计,2017年至2021年,我国版权产业的行业增加值从60810.92亿元增至84789.92亿元,增长39.43%,年均增长率为8.67%,高于同期全国GDP年均增长率;版权产业占全国GDP的比重持续提升,从7.35%提高至7.41%,对全国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版权可赋能城市发展,截至2023年底,已有18个城市成功创建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各城市以版权为核心资源,通过加强版权保护、创新版权管理方式、促进版权要素流通,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2023年11月23日,国家版权局和WIPO主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暨2023国际版权论坛,将主题聚焦于“版权新时代 赋能新发展”,突出展示了版权赋能科技创新、文化繁荣和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绩。未来,关于“版权赋能”的方式与路径,将成为管理部门与产业界更加高度关注的问题。

6

民间文艺版权保护

民间文学艺术的版权保护与开发一直面临创作主体模糊、客体具共享性、变异性及专门立法缺失等法律困境,与此相关的研究与探讨从未停止。实践中,我国坚持积极推动民间文艺作品的版权保护与资源开发。2022年11月,中宣部在内蒙古、江苏、四川、贵州4个省级试点地区的基础上,选定山西晋城、黑龙江佳木斯、江苏扬州、安徽黄山、江西抚州、山东潍坊、广东潮州、贵州毕节8个市,开展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工作。2023年,各试点地区积极开展民间文艺版权普查与登记工作,搭建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民间文艺版权服务工作站。例如,贵州设立国家民族民间文化版权贸易基地(西南),山东潍坊挂牌成立首个民间文艺版权工作站。同时,数字技术为民间文艺作品的版权保护与资源开发带来新机遇。山东潍坊正搭建促进民间文艺版权产品交易转化的数据库平台,同时还研发AI智能鹰眼识别系统,引入区块链+AI人工智能对侵权进行全貌监测。民间文艺作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发现的源头之一,在技术的助推下,“版权保护”与“民间文艺”有望实现“双向奔赴”。

7

体育赛事版权合作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体育赛事的线上播放平台异军突起,体育新媒体多维互动,发展势头迅猛,体育赛事观看方式由电视观看向网上观看转变。近年来,东京奥运会、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世界杯、中超联赛、英超联赛、美洲杯等赛事吸引了抖音、快手、腾讯视频、咪咕视频、爱奇艺等互联网平台进行版权采买。2023年,爱奇艺体育与国际足联就女足世界杯版权达成合作,在其平台转播全部64场女足世界杯比赛;腾讯、咪咕、抖音等平台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达成合作,成为杭州亚运会持权转播商。在加强版权合作的基础上,各大转播商纷纷创新经营策略,发挥直播时代的“主播优势”,降低普通受众的准入门槛,将营收对象转向具有一定传播影响力和粉丝群体的网络主播。在体育赛事节目的呈现上,连麦直播成为运动员与观众交流互动的新形式。网络直播的互动性、个性化及粉丝经济等特征将深刻影响体育赛事转播行业发展方向,版权合作为其商业化创新发展提供了保障。

8

院线电影版权保护

我国高度重视院线电影版权保护。2023年,国家版权局联合国家电影局、公安部、文化和旅游部相关部门连续第五年开展院线电影版权保护专项工作,在打击院线电影盗录传播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国家版权局全年发布14批重点作品版权保护预警名单,其中有11批为院线电影名单,涉及电影作品109部。国家版权局等部门聚焦重点院线电影,尤其是纳入重点作品预警名单的院线电影,加强巡查监测,通过电影监测和水印检测技术,实现对盗录影片的快速溯源,覆盖互联网上所有院线电影盗录源头,严防偷拍盗录传播行为。同时,国家版权局等部门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各地相继查办“1.25”盗录传播春节档院线电影案等一批大案要案,对盗录传播人作出行政处罚,删除涉院线电影侵权盗版链接,关闭非法网站(App),切实维护电影市场版权秩序,为电影市场的复苏与繁荣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在打击盗版的同时,院线电影权利人也积极拓展版权运营,与短视频平台开展宣发合作,通过解构、二创等形式,形成全民参与传播的氛围,为影片带来了可观的潜在观众,也为电影票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暑期档电影《孤注一掷》《消失的她》《封神》《八角笼中》等影片在短视频平台的话题播放量突破百亿,实现“破圈”效应。在新冠疫情防控转段、电影作品类型多样、版权保护环境良好、短视频平台宣发“破圈”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我国电影市场在2023年迎来大复苏。据统计,截至2023年12月25日,我国电影总票房达到533亿元,其中国产电影贡献80%以上的票房,国产电影崛起步伐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