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21
为更好担负新时代文化使命,以版权赋能民间文艺发展,8月11日至14日,山东省委宣传部版权管理处与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版权贸易基地组成调研组,由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金海军教授、山东省委宣传部版权管理处张臣副处长带队,赴聊城、菏泽、济宁、枣庄四地开展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专题调研。
聊
城
聚焦企业版权管理与非遗文创转化
8月11日,调研组首站走进聊城,先后走访企业、版权服务站点及非遗相关场所,深入了解版权管理实践与非遗文创发展现状,并召开座谈会交流经验。
调研组参观东阿阿胶生产基地
11日上午,调研组探访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调研组参观生产基地,重点了解产品线流程及知识产权保护情况。据悉,公司设有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制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著作权管理制度》等文件,注重作品著作权及软件著作权登记,定期组织打击侵权假冒,网络侵权等专项行动,有力保护自有知识产权。
调研组在聊城文化版权服务中心调研
11日下午,调研组前往山东金正动画股份有限公司(聊城文化版权服务中心)。该中心自2018年6月成立以来,协助创作者及权利人完成作品版权登记,明确版权归属。截至2025年6月,中心累计上传作品约8万件。中心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运营,通过在线平台受理申请、现场办公点提供面对面咨询等方式服务,并联合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成立古城区法学服务站,共同提升版权保护意识、推动当地版权产业发展。
此外,调研组还走访了古城区的“于福记”(聊城市东昌府区福禄缘工艺葫芦公司)、“聊城礼物”非遗文创店、聊城地委专署旧址。于福记依托当地葫芦种植资源与传统文化底蕴,专注葫芦工艺传承与创新。“聊城礼物”非遗文创店则汇集东昌葫芦、剪纸、东昌木版年画、泥塑、临清贡砖等传统非遗技艺文创产品。在聊城地委专署旧址,调研组了解到,该处在保护修复基础上以“红色记忆+非遗空间”为主题规划,原生活区被打造成非遗文创园区,现有扎染、葫芦、剪纸、香道等多项非遗项目,成为“山东手造・聊城有礼”文创品牌展示中心。
“于福记”葫芦雕刻技艺传承人介绍作品
“聊城礼物”非遗文创店工作人员展示作品登记证书
剪纸技艺工坊传承人介绍作品
聊城市调研座谈会现场
当日,调研组在东昌府区博物馆参加座谈会,聊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晓静主持会议,聊城市委宣传部、中级人民法院、文旅局等部门工作人员及企业代表参会。座谈会围绕聊城市民间文艺保护及发展现状展开深入交流。
菏
泽
关注试点经验与产业集群版权价值转化
8月12日,调研组赴菏泽,通过座谈会了解全国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地区建设经验,并走访企业、产业基地,考察草柳编、汉服、工笔画等产业版权价值转化实践。
菏泽市调研座谈会现场
12日上午,调研组在菏泽市委宣传部参加座谈会,菏泽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鹿展主持会议,市委宣传部、中级人民法院、文旅局等部门工作人员、民间文艺家协会及企业代表参会。
据介绍,菏泽作为2024年全国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地区,已形成汉服、工笔画、木制品、草柳编、裘皮玩具、牡丹文创等六大民间艺术产业集群,年产值超200亿元,成为带动群众增收的“新引擎”,为相关工作提供“菏泽方案”。与会代表提出民间文艺权利人主体法律认定模糊、维权成本高等问题,并建议建立数据库、健全纠纷化解行政与司法联动机制。金海军教授回应相关问题时强调,需明确“民间文艺”与“民间文艺作品”概念,对民间文艺开发形成的作品可依《著作权法》保护,同时传统技艺人应注重作品存证。
调研组参观草柳编工艺家具产品展示区
座谈会后,调研组一行前往菏泽市曹县山东省雅尚名品家居有限公司,探访民间文艺项目草柳编工艺。“曹县柳编编织技艺”立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将百年工艺传承与现代设计深度融合,推出中古风家具、藤编环保柜门等创新产品,推动版权价值转化。
调研组参观再创汉服产业基地
12日下午,调研组先后前往再创汉服产业基地、e裳小镇•曹县数字经济产业园和有爱共同创业基地走访,实地了解曹县汉服产业的发展情况。截至目前,曹县拥有淘宝镇21个、淘宝村181个,淘宝镇数量居全国县域第1位,培育电商企业7786家、网店8.59万个,是全国第二大农村电商产业集群,带动就业2万余人。
再创汉服产业基地创新运用“版权展示+汉服陈列”的特色模式打造版权走廊,设立版权专属区域集中展示原创汉服作品,通过实物陈列与版权信息的联动呈现,让原创价值得到更直观的传递与彰显。
曹县汉服体验馆
e裳小镇园区内设立了特色民间文艺版权示范展厅,集中展示了汉服纹样设计、木雕工艺、江米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创新成果。通过“非遗+版权”的模式,推动传统文化资源高效转化为具有市场价值的版权资产。
江米人技艺人向调研组介绍作品
有爱共创基地工作人员介绍特色汉服产品
曹县有爱共创基地是集直播电商创业与汉服设计生产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地,配备了版权负责人点对点对接县版权部门,高效完成版权登记,并设有专门“版权墙”展示所获版权作品登记证书。该基地相关产品曾作为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创新转化的案例,在2025年7月瑞士日内瓦WIPO总部举办的“版权在中国”主题展中展示。
巨野县书画院画室
随后,调研组前往巨野县书画院调研。巨野县书画院围绕版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等工作,启动了巨野工笔牡丹画品牌保护工程,设立巨野工笔牡丹画非遗保护和版权服务中心。
济
宁
考察传统文化发扬与版权保护实践
8月13日,调研组走进济宁,走访了孔子博物馆、福临布老虎非遗作坊、当地艺术企业等,考察孔府菜、布老虎、雅乐、壁画、琉璃瓦等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及版权保护情况,并召开座谈会。
13日上午调研组一行考察了孔府菜博物馆、福林布老虎非遗作坊和孔子博物馆。
孔府菜博物馆工作人员讲解孔府菜历史
孔府菜博物馆位于孔府东学九如堂,馆藏主要为书画、食器、礼器、祭器、乐器等。馆内“致敬夫子”“华筵广张”“宴安好味”“譬如美器”“戏乐相陈”等主题篇章展现了孔府菜文化保护与传承领域的重要成果。
福临布老虎
在福临布老虎工坊,调研组发现福林布老虎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结合刺绣、剪纸、年画以及水墨画的样式技法,造型生动,色彩明亮。布老虎的制作经过打样、剪裁、缝合、绣、剪贴等20多道纯手工制作工序,体现出当地独特品质和文化内涵。
箫韶乐团演奏诗经《蒹葭》
孔子博物馆中备受瞩目的当属箫韶乐团演绎的《诗经》经典。博物馆通过演绎古乐谱、古乐器、参照明清孔府服饰复原春秋乐师礼制装束,并创编汉乐府、唐诗题材新作等,不断推进雅乐传承创新。
调研组赴汉风艺术公司参观
13日下午,调研组重点调研了汉风艺术公司、大庄玻璃瓦博物馆。山东汉风艺术工程有限公司位于书院工业园,是中央美院、中国美院、山艺、山工艺、山东省壁画艺术研究院创作基地,也是全国研究壁画雕塑的专业机构。在这里,调研组参观了其陈列的各类艺术品。
曲阜市大庄琉璃瓦厂工作人员展示烧制半成品
随后,调研组赶赴曲阜市大庄琉璃瓦厂,集中参观了厂内琉璃瓦展厅,并了解琉璃瓦制作技艺及相关产品制作设计流程。据介绍,该琉璃厂自明代起生产的琉璃瓦就常用于孔庙、孔府、孔林的修缮,近年来,大庄琉璃瓦的制作技艺也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与传承,成为曲阜民间文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济宁市座谈会现场
济宁市座谈会由曲阜市人民法院、市文化和旅游局、梁祝文化研究会、民间文艺协会及企业代表等10个单位与会。座谈发现,传统形式文艺保护乏力,如山东快书等多依靠老面孔捧场子,后继传承和创新乏力,传统元素的创作物亟须结合时代特征进行创新性表达。此外,AI参与合成的民间文艺内容如何登记和保护也是座谈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调研组与相关单位、企业代表就此进行了深入交流与互动。
枣
庄
涵盖版权贸易基地与民俗文化保护
8月14日,调研组赴枣庄,实地走访了台儿庄国家版权贸易基地、印染非遗工坊、石榴种质资源库等,考察版权战略实施、民俗文化传承及版权登记实践,并召开座谈会探讨民间文艺保护关键问题。
台儿庄国家版权贸易基地工作人员介绍版权工作
台儿庄泥沟镇调研青花布印染非遗工坊作品
峄城区石榴种质资源库版权登记作品展示
14日中午,调研组参观了峄城区石榴种质资源库。作为国内石榴科技文化观光园,中华石榴文化博览园对石榴文化相关的原创衍生品进行了多项版权登记,涉及石榴汁饮品、石榴景观造型、石榴主题化妆品等不同领域产品。
新城街道金远社区非遗工坊剪纸公益活动
枣庄市座谈会现场
8月14日下午,调研组参观了枣庄市新城街道金远社区非遗工坊并参加座谈会。枣庄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法院、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民间文艺企业家代表出席本次座谈会。会上就民间文艺法律概念的明确性、民间文艺保护与非遗保护的区分性、民间文艺确权与维权的现实问题等展开讨论,金海军教授就上述问题逐一回应并作会议总结发言。
本次调研活动历时四天,调研组深入聊城、菏泽、济宁、枣庄四地,通过实地走访企业、非遗工坊、博物馆及与谈多场专题座谈,系统考察了山东四市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产业转化现状。调研组聚焦版权赋能、创新驱动与文化传承,不仅剖析了权利认定、维权成本、AI应用等共性难题,还发掘了汉服产业、草柳编工艺、工笔画等领域的版权转化优秀案例。金海军教授在总结中强调,要进一步强化民间文艺作品的确权与存证机制,推动民间文艺产业融合发展,为山东乃至全国民间文艺保护与发展注入新动能。